2024年11月22日 农历十月廿二 星期五

揭开遥感技术的神秘面纱

2013-08-28 来源:中山大学分营 作者:刘宇雄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技术手段,对一个国家的军事、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等方面都影响深远。这种神秘的技术它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它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些阶段?它又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日前,在全国高校科学营中山大学分营上,来自中山大学地理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教授邓孺孺为地理营的营员们揭开了遥感技术的神秘面纱。

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特点

  邓孺孺教授介绍说,“遥感”即遥远的感知,是一种远距离不接触物体而取得其信息的技术,它具有范围广、客观、信息量大、周期性重复覆盖、可进行动态观测、约束少、成本低、用途广等特点。根据工作平台高度,可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等形式。遥感技术的发展分为萌芽期(18世纪中叶-21世纪初)、发展时期(21世纪初-21世纪60年代)、以及现代遥感发展时期(21世纪后)三个阶段。它最早的雏形是出现在1839年,法国达格和尼普斯首次在气球上拍摄并发表了第一张空中照片。

邓孺孺教授在作演讲。刘宇雄 摄

  邓孺孺教授表示,我国遥感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现代遥感技术充分发挥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的各自优势,并融合为一个整体,构成了现代遥感技术系统,为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地球,合理开发地球资源和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现代化手段。

营员们在认真聆听。刘宇雄 摄

遥感在地学研究中的意义

  邓孺孺教授表示,发展到现在,遥感技术已成为地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改变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使其从点、线实地观测入手,逐渐过渡到区域面的研究,先微观后宏观;现在,先从区域面入手,然后有重点的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减少了野外工作量,节省了大量的物力财力。

  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方面及对抗自然灾害、区域分析及建设规划、测绘制图、考古调查、军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农、林方面的应用方面,主要是农林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农林病虫害、土壤干旱、盐化、沙化的调查及监测,农作物长势的监测与估产、森林资源的清查。” 邓孺孺教授举例说。

  尽管我国遥感技术在应用方面已接近发达国家,但在传感器、图像处理和基础理论等方面仍然与其他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邓孺孺教授勉励同学们发奋学习,日后积极投身祖国科学技术事业。